喜讯丨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园—“小筑春深”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

2019-10-22

 image001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10月18-21日在上海隆重举行,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评选的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次评选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园—“小筑春深”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

image002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重大评优奖项,奖励对象为在推动中国风景园林各领域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10月19日举行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项目技术负责人、院设计总监沈思娴代表设计团队上台领奖。

 

image004

 

 “小筑春深”是苏州市参加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体现苏州园林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代表作品。展园在继承中国园林“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基础上,以创新的思维、理念、技术、材料和工艺,展示当代苏州园林建设在继承和发展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园“小筑春深”项目

 

image004

 


 

  •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造园艺术特等奖

  • 2017年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 2017年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 2017年8月入选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苏州园林名录》

 

 

 

 

1.理论探索
为做好这份答卷,由院长亲自挂帅,老、中、青结合的研究团队,历经反复推敲和多次专题研讨,结合多年实践,团队对于当代苏州园林的创新与发展,总结出“四个继承四个转变”原则。
1.1“四个继承”
“四个继承”——继承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主旨、山水主题、建筑风貌和造景艺术。
1.2“四个转变”
“四个转变”——服务对象转变、功能要求转变、用地规模转变、建造技术转变。
2.项目简介

 

“小筑春深”位于园博园西部,总面积1.1hm2。东临环太湖大道,北接菱湖渚公园,南侧接园博会主展馆主入口,西侧是主展馆展厅,西南角有一条视线廊道与太湖相呼应。

 

全园结合地形高差,借景太湖,再现写意山水空间。总体布局以主水面“浣云池”为中心,形成一园九景。北入口“翠竹院”,通过景墙、花窗、镜墙、竹林的围合,欲扬先抑;主体建筑“沐春堂”临水而筑,以钢结构展现古典建筑形态;东部堆“杜鹃山”、“桃源谷”,山水交接处筑“鸣泉涧”,堆叠规整的料石,形成一座具有现代风格的景观假山,山顶设卧云亭,亭下瀑布飞落、跌水潺潺;“锦绣坡”与沐春堂隔水相望,“听香径”、“山茶坞”诸景环水布置,山水相映。园林远借太湖山水,烟波浩淼;近看庭院幽深,亭廊开合,花木扶疏。

 

image005_看图王

 

3.设计创新
在“小筑春深”的研究和设计实践过程中,主要就山水格局、造园材料、种植设计及生态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3.1传统山水格局求变化
山水相接处,叠石为“鸣泉涧”,以规整的料石,结合跌水、植被,以现代手法堆叠成一座富有时代特征的景观假山。

 

image006

 

3.2传统造园材料求突破

 

image007

 

园林建筑创新是传统园林创新的难点。主体建筑“沐春堂”设计中将承重构件改用钢结构,既方便在建筑内部形成更大的空间,又避免了传统木结构需经常维护的缺点;建筑屋面采用钢制瓦楞与夹胶玻璃的结合,比传统的小青瓦更加轻盈,也可在廊内形成更加丰富的光影变化。
3.3传统种植设计求新意

 

 “小筑春深”突出植物色彩,通过群植来突出植物的群体美、色彩美。

园东部土山上满植各种杜鹃,开花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形成一座“杜鹃山”。园南部“锦绣坡”,与沐春堂隔水相望,设计从水畔开始种植各种颜色的鸢尾,形成鸢尾花坡。

 

 “小筑春深”大量运用了适合苏州地区生长的新优品种和草本花卉,如娜塔栎、毛地黄、羽扇豆等,使园林物种更加多样、色彩更加缤纷、景致更加丰富。

 

image008

 

3.4传统生态理念求更新
全园在多处运用透水铺装、植草沟、小微湿地等海绵技术,营造具有海绵功能的现代园林。

 

 

 

展园建成后受到行业专家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结合项目的设计与建造,通过案例调研、专题讨论、设计实践等形式,团队完成《新苏式园林研究》课题研究。结合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创新性技术,申报并取得了一种钢质景观石、一种用于景观铺地的隐形收边等2项实用新型专利。
归纳总结项目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撰写论文《小筑春深--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发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园林》2017 年 5 月刊,荣获2016-2017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2016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